国际足球战术观察室:巴西VS日本战术解析

国际足球战术观察室:巴西VS日本战术解析

借鉴葡萄牙:单前锋当炮灰吸引防守 左右边锋成攻击点

巴西主帅斯科拉里曾在2003年至2008年间执教葡萄牙,如今回归巴西国家队,他的战术打法也和“黄金一代”的葡萄牙颇有几分相似,最明显的莫过于“伪锋战术”。就如2006年世界杯的葡萄牙,斯科拉里习惯使用保莱塔、C罗和菲戈的前场三叉戟。保莱塔作为炮灰吸引对手防守,而C罗和菲戈才是真正的攻击手,后插上的马尼切和德科也有得分的机会。

巴西VS日本一战中的桑巴军团也是如此,弗雷德突前在中路吸引防守,内马尔和胡尔克成为真正的攻击点,保利尼奥和奥斯卡等人适时插上参与进攻。所以这场比赛,弗雷德总共才2脚射门(都源自反击),14次传球也是巴西首发11人中最少的。本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,马塞洛传中,弗雷德胸部做球,内马尔抽射破门,正是体现了这一战术的精髓。

借鉴英超球队:两翼齐飞发挥身高优势 全场传中达20次

虽然巴西和“华丽”这样的词眼说再见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,但是对阵日本的这场比赛依然令我们看到一支令人咋舌的“非主流英式巴西”。以往巴西旅英球员极少,但是近来却迅猛增多,目前这支球队就包括大卫-路易斯、奥斯卡和塞萨尔(QPR已降级)三员大将效力英超球队,就连替补登场的若也曾效力过曼城和埃弗顿。而弗雷德和蒂亚戈-席尔瓦也早已没了桑巴风格,成为完全欧化的球员。

由于日本后防线的平均身高只有1.775米(长友佑都1.70米、吉田麻也1.86米、今野泰幸1.78米、内田笃人1.76米),所以弗雷德(1.85米)和若(1.88米)的空中优势相对明显,就连体格瘦小、身高1.74米的内马尔在对抗中也毫不吃亏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再加上日本中路防守非常密集,斯科拉里鼓励球员在比赛中多打边路传中。咋一看,你会觉得这支巴西还真有点像阿斯顿维拉。

全场比赛,巴西共有20次传中,由于首发缺乏正印的中锋,传中成功率仅有可怜的20%,但是这仍然不妨碍桑巴军团用这一招击溃日本。巴西的第一个进球弗雷德能够轻松倚住后卫做球,第二个进球保利尼奥甚至还能在禁区内停球后再射门,这都与日本后防的身体弱势有关。[详细]

相关推荐